食品夥伴網訊 6月12日-6月18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江西通報“鼠頭鴨脖事件”調查處理結果 近日,江西高校“鼠頭鴨脖”事件持續發酵,6月10日,江西省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6月17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 據悉,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勘察現場,調取監控視頻發現,6月1日,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員事發當日丟棄。通過查看食堂后廚視頻,查閱採購清單,詢問涉事食堂負責人、后廚相關當事人、當事學生和現場圍觀學生等,判定異物不是鴨脖。根據國內權威動物專家對提取的當事學生所拍現場照片和視頻進行專業辨識,判定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認真調查取證,發布“異物為鴨脖”結論是錯誤的。 經認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此次事件負主體責任,涉事企業負直接責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監管責任。 目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吊銷涉事食堂食品經營許可證,對涉事企業和法定代表人頂格處罰。下一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等相關責任單位、涉事企業和責任人,並在全省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抓好源頭治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五個女博士”被罰40萬 公司連夜道歉 6月14日晚間,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關於北京青顏博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五個女博士”所屬公司)的一則行政處罰。 違法事實显示,“五個女博士”為了推銷其商品,對外發布內容為“老公氣我,喝!熬夜追劇,喝!又老一歲,喝!膠原蛋白流失快,五個女博士補得更快。喝五個女博士,都是你們逼的!”的廣告。 上述內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8)第九條第一款第(七)項(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相關廣告,並處罰款40萬元。 對此,“五個女博士FiveDoctors”官方微博連夜發布致歉聲明稱,對此處罰決定,公司誠懇接受、堅決整改,並對廣告內容所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向大家鄭重道歉。此前,在收到用戶的批評意見時,公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全面下線了該廣告,並在公司內部展開了為期30天的嚴查整頓。未來,將持續優化公司的廣告工作流程,不斷加強合規體系建設,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此前,“五個女博士”的一則電梯視頻廣告被質疑侮辱女性登上熱搜,有網友稱其“宣傳了女性的負面刻板印象”“販賣性別焦慮”,被指不尊重女性,涉嫌擦邊以及玩文字遊戲。對此,5月12日,據報道,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北京青顏博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低俗廣告、虛假宣傳的投訴舉報,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相關規定,經過綜合研判決定立案調查,目前正在收集證據材料、約談品牌方,將在90天內結案。
老人賣農殘超標芹菜獲利14元被罰10萬?法院判了 獲利14元,2次罰款合併10萬元!福州一名老農因為銷售不合格芹菜領了天價罰單,此事引來熱議。 近日,閩侯法院審理了一起案件。2019年9月,福建閩侯陳伯以122.5元買下鄰居菜地里70斤芹菜,並轉手賣給某蔬菜批發商行,賺了14元。次日,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抽檢發現該批次芹菜農殘超標,為不合格產品。陳伯因涉嫌銷售不合格芹菜被依法立案調查。市監部門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4元,處以罰款5萬元的處罰。因其未主動繳納罰款,市監部門加處罰款5萬元。經催告,陳伯無力履行,2023年2月,市監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審理認為,陳伯並非職業菜販,系首次違法,案涉不合格芹菜貨值136.5元,獲利僅14元,金額顯屬較小,其本人並不知曉銷售芹菜不合格,且案發后陳依伯能夠配合調查,如實說明不合格芹菜來源,积極舉報他人無照經營,具有立功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減輕或不予處罰、市場監管局作出“處以罰款五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處罰畸重,且《處罰書》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程序亦違法,裁定不準予強制執行。隨後,市監局提出複議申請,二審法院裁定駁回,維持原裁定。
消費者買1根牛肉乾被偷塞5根稱重?官方通報 6月17日上午,網傳有消費者在衢州市柯城區萬達廣場“囍事花生店”購買1根牛肉乾,卻被店員偷塞5根的量,反映商家欺詐經營。 對此,柯城發布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查,該消費者反映情況基本屬實,商家將事先切好的部分牛肉乾與消費者挑選的牛肉乾一併裝袋稱重,導致消費者實際購買量超出選購量。經調解,該商家已向消費者道歉並就賠付事項達成一致。柯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根據調查取證結果,依法依規對商家進行處理。
官方通報“特產店豬肉乾冒充牛肉乾”:十倍罰款 近日,有網民反映“呼和浩特兩家特產店用豬肉乾冒充牛肉乾”,引發關注。 對此,6月18日,玉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經核查,蒙域紅特產店和金色草原特產店存在誤導消費者的銷售行為,違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政處罰辦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對蒙域紅特產店和金色草原特產店作出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0倍的罰款。同時,經研究決定給予大召寺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食品流通領域的工作人員停職處理。
官方回應學生食堂吃米線后嘔吐7次 6月14日,有高校學生吐槽在食堂就餐后一天嘔吐了7次。當事人表示,14日當天,她在學校食堂吃完米線后嘔吐了7次,懷疑是食物中毒,其他同學也出現上述癥狀。 6月15日,該校的工作人員表示,有個別同學出現嘔吐癥狀,食物樣品已交疾控中心,等待檢驗結果。 句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食物樣品已送檢,責令涉事窗口關停整頓,此事正在調查處理中。
知名火鍋品牌回應8元生菜只有2片菜恭弘=叶 恭弘 6月15日,“海底撈回應8塊錢生菜僅2片”的話題上熱搜。 據悉,6月14日,有網友發布一則視頻稱,自己去海底撈就餐,8元點了半份生菜發現只有兩片菜恭弘=叶 恭弘,感覺有點離譜。 6月15日,該火鍋店工作人員回應道,菜品都是按照克重計算,菜是有固定份量的,半份菜品就是120克,因此這份生菜重量達標。這次可能是菜沒有撕開所以只有兩片,之後會向公司反映這個問題的。
“女子坐高鐵花15元買到‘水齡16500年’礦泉水”引熱議 近日,上海的張女士(化名)在高鐵上花15元買了一瓶礦泉水,一看包裝上寫着“水齡16500年”。她將文字和圖片發到網上,引髮網友熱議。 6月12日,該款珠峰冰川水資源有限公司客服回應稱:“我們水的礦化周期比較長,你現在飲用的每一滴水都是16500年前的。” 對此,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所郭先生表示:“個人認為這是不科學的。(16500年)這是水的表觀年齡,不是絕對年齡。”
食物中吃出異物事件頻發 近一周,食物中吃出異物的事件頻頻發生。
案例一:廠家回應風味鹽汽水內有絮狀物 6月10日,網曝動力時刻牌上海風味鹽汽水內有絮狀物,引髮網友關注。 據了解,該產品是江蘇鹽城一家企業生產。 6月11日,廠家回應稱,這是正常現象,有時候食品添加劑沒有攪拌開,偶爾會有這樣的情況,不是質量問題。
案例二:商家回應女子外賣中吃出蛆 6月8日,女子稱在橋頭排骨(徐匯日月光店)的外賣中吃出蛆。對此,涉事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食品都是現炸現做,目前也在調查此事,200℃的油溫不可能炸出那麼新鮮的東西。店內也有監控,目前12315已經介入,正在等待相關工作人員前來取證。
案例三:市監局回應吃料理髮現牛肉有蛆 6月11日,青島市民韓女士(化名)稱,自己邀請客戶等一行八人在一自助料理吃飯,過程中,發現牛肉裏面存在不少蛆蟲。叫來店家后,店家承認了牛肉中出現的問題,願意免單並賠付消費者六張餐券,韓女士予以拒絕。6月12日,嶗山區市場監管局答覆此事稱,正在調查中,後續將通報結果。
案例四:廠家回應男子在糖醋魚皮中吃出手套 6月12日,山西臨汾,一男子在某品牌糖醋魚皮包裝內吃出手套。涉事廠商經理回應稱,吃出手套或是工人在晾曬過程中沒有挑選乾淨,但都經過高溫油炸,應該問題不大,可以申請退貨,對於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也會加強管理。
案例五:超市回應漏氣袋裝鴨翅現活蛆蠕動 6月12日,廣東佛山,網友發視頻稱在卜蜂蓮花超市買零食時,發現袋裝鴨翅中有活蛆,期間提醒一個推着拉貨車的工作人員看一下,對方理都沒理。提醒大家買零食麵包辣條等都要看一些日期,注意是否有漏氣或者發霉現象。13日,涉事超市稱,因為工作人員沒有檢查到位,包裝漏氣才會生蛆,只有一包這樣,當天就已經處理掉了,今後會經常檢查。
案例六:男子稱飲品中發現漂浮蒼蠅 近日,山東濟南,男子發視頻稱在蜜雪冰城檸檬水中發現蒼蠅漂浮。6月14日,涉事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當時太忙了,密封時蒼蠅飛進去的,沒能及時發現,目前已經處理此事,給客戶賠了一些錢。
案例七:門店回應顧客吃出創可貼 6月11日,河南鄭州,顧客反映在福前小酥肉內吃出創可貼,稱商家衛生堪憂。對此,門店負責人表示,一份酥肉的價格是二三十元,自己也願意進行十倍到二十倍的賠償,但對方不願意。食葯監的工作人員介入后建議協商,但是價格問題一直沒能談妥,顧客要價3000,自己覺得對方不是誠心解決問題。
案例八:顧客在沙縣小吃湯里舀出蛆蟲 6月14日,重慶,顧客稱在大足區萬古鎮一家沙縣小吃里吃出蛆蟲。視頻显示,在砂鍋中,顧客用勺子一舀,發現有許多白色米粒狀異物。15日,萬古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市場監管科早上已經前去處理,行政處罰結果暫未出來,具體處理情況最後會在網上公開。
案例九:餐館老闆稱十幾瓶汽水有異物 6月15日,山西朔州,餐館反映大窯汽水中出現異物,導致顧客堂食后不願意結賬,門店虧損500多元。門店張經理表示,進的三箱大窯汽水,十幾瓶都出現這個情況,有客人喝到之後拒絕結賬,自己虧了500多元,但聯繫業務員,業務員說只能有一瓶換一瓶。對此,大窯汽水客服表示,“異物”可能是沉澱物,會聯繫當地負責人到門店查看。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取得授權後轉載,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華宇登錄_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6.12-6.18)
℃ 条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华宇登录_华宇注册平台【华宇招商主管】-科学技术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