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食品夥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3.26—4.1)。
一、國內熱聞
1、
通知·公告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於公布農用薄膜執法監管典型案例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農用薄膜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加強農用薄膜監督管理,各地有關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標準農用薄膜和不按規定回收農用薄膜等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件。現選取10個典型案例予以公布。(農業農村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 《2023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3年標準化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加快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緊緊圍繞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標準供給,強化標準實施,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努力提升標準化治理效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標準支撐。(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關於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消費〔2023〕31號) 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是我國食品工業重要發展載體和關鍵增長引擎。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加快推動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制定本指導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關於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解讀)
關於徵求《澱粉粘度測定》等7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意見的通知 根據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現就《澱粉粘度測定》等7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公開徵求意見。請各有關單位或個人於2023年4月28日前將《意見反饋表》以寄回、傳真或电子郵件形式反饋至我單位,逾期視為無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質量和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質量和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質量強國建設,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在質量和標準化工作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和效益效率,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競爭合作新優勢,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
食品安全·曝光台
國標修改,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限量提高25倍,怎麼看? 今年5月,最新發布的GB 2763.1—202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就要正式實施了。標準中對韭菜中的農藥殺菌劑“腐霉利”的殘留限量標準,從之前的0.2mg/kg上調為5mg/kg,這相當於將標準上限一下子提高了25倍!以至於有人開玩笑稱,這簡直就是“解決不了農殘超標問題,就把標準給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食品有意思)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3.20-3.26) 3月20日-3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知名超市壽司致顧客上吐下瀉”上熱搜;“男子吐槽22元買大碗面一口就能吃完”引關注;各方回應“知名火鍋店肉丸疑似吃出活蟲”;卧底知名烤魚店新進展;官方回應顧客稱螺螄粉中吃出蚯蚓;知名快餐回應女子吃到未熟炸雞腿;多名遊客在飯店飲酒後甲醇中毒 致1死1失明。(食品夥伴網 )
將動物用奶粉重新灌裝,貼標成進口知名品牌奶粉,重罰! 被告詹某某曾售賣正品進口奶粉,為追求更高的利潤,決定鋌而走險售賣假貨,其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從網上購入某知名品牌奶粉的假商標、假包裝袋,把25公斤裝的過期、臨期動物用奶粉和低價奶粉在其老家的農村住房內拆分成1公斤重的小包裝奶粉,貼標包裝成假冒知名品牌進口奶粉。該假冒品牌奶粉在其實際控制的十幾家網店向全國各地銷售,非法經營額達124萬餘元,后詹某某因假冒註冊商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50萬元。(上海高院微信號)
廈門:未落實60號令,兩家企業被罰! 此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施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 (第60號令),此項《規定》的出台進一步推動了企業落實責任,助力企業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然而,雖然已有明確規定,但卻總有“張三”置若罔聞,不按要求進行操作,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食安廈門微信)
3、
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看懂食品標籤,正確選擇無糖食品 由於消費者對“無糖”概念的認知差異且不能正確認識食品標籤,故在無糖食品的選擇上極易受到產品宣傳語的影響,從而不能正確選擇最適合、最優質的產品。下面我們簡單講解一下無糖食品標籤的標示。(食品夥伴網)
固體飲料=保健食品? 近年來,固體飲料因其攜帶方便、即沖即飲、風味多樣等特點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冒充”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銷售的情況時有發生,既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正確區分固體飲料和保健食品,需要做好“五看”。(大連市場監管微信號 )
肉製品分類與質量安全要求,你了解多少? 肉製品以其方便快捷、鮮香可口深受大家的喜愛。但肉製品種類繁多,肉製品加工企業要想生產出符合食品安全又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不僅需要有過硬的研發水平,還應熟悉產品分類以及相應的食品質量安全要求。食品夥伴網長期致力於食品標準法規研究,現就肉製品分類、各類肉製品的食品安全要求和質量要求等進行梳理,供大家參考學習。(食品夥伴網)
關於維C那點事 維生素C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之一。它參与營養物質的代謝、多種還原反應,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人在感冒、疲勞、病後恢復、創傷癒合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中國疾控動態微信號)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總體部署,落實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自我聲明制度改革要求,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0號,以下簡稱《辦法》)。現就相關內容解讀如下。(市說新語微信號)
2023年2月共有157批次食品化妝品未准入境,標籤不合格居首位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2023年2月全國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3年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並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共157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156批次、化妝品1批次。(食品夥伴網)
一死一失明!甲醇中毒離我們有多遠? 近期,某旅行社帶領旅行團去某景點旅遊時,將遊客帶到旅行社指定的飯店就餐、飲酒後,多名遊客出現中毒癥狀,其中一死一失明。(江蘇疾控微信號)
徽菜預製菜5項團體標準發布 根據《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規定,經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審查組審查,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3月17日批准發布了預製菜10項團體標準,並於2023年4月1日起實施。(黃山市場監管微信號)
全城尋找“大胃王”?立案! 近日,廈門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在檢查中發現兩商家為了吸引客流,全城尋找“大胃王”,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相關規定,目前都已立案調查。(廈門市場監管微信號)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餐飲企業應該怎麼做 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以下簡稱《反食品浪費法》)頒布實施已經過去近兩年,在這近兩年的時間里,發生了哪些需要反思和借鑒的案例;各部門具體採取了哪些措施制止以及引導企業和消費者反對食品浪費;餐飲企業作為反食品浪費的主力軍,實際執行情況如何;落實反食品浪費,餐飲企業應該如何做?(食品夥伴網)
二、國際熱聞
1、
國際預警
濰坊兩家企業出口的金針菇被列入FDA紅名單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
port a
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夥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食品夥伴網)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1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1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夥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夥伴網)
韓國召回中國河南產防腐劑超標的麵包產品 3月27日,據韓媒報道,韓國某進口食品進口銷售企業從中國河南HENAN YULIANG GROUP KAILILAI FOOD CO., LTD進口的麵包產品防腐劑(苯甲酸)超標,命令其停止銷售並召回該產品。(食品夥伴網)
我國出口海蜇在德國被召回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3月28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海蜇不合格。食品夥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食品夥伴網)
歐盟修訂噠蟎靈等4種農藥在某些產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據歐盟官方公報消息,2023年3月2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23/679號條例,修訂噠蟎靈(Pyridaben)、噠草特(pyridate)、吡丙醚(pyriproxyfen)和綠草定(triclopyr)在某些產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夥伴網)
日本解除對中國產生食用海膽的進口檢查措施 2023年3月2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0322第1號通知,根據進口食品監視指導計劃,根據進口時檢查或來自海外的問題發生信息,廢除了附件所示的通知的進口檢查措施,其中,解除了對中國產生食用海膽的進口檢查措施,解除后,按照通用檢查措施進行進口監督管理。(廈門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
2、
國際食品
印度食品中環氧乙烷超標情況追蹤與分析 針對RASFF系統上述通報的食品中環氧乙烷殘留超標情況進行分析表明,印度在食品農產品安全方面對環氧乙烷的監管的確存在疏忽和漏洞。為保護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需關注相關風險並採取對應控制措施,以防止印度涉環氧乙烷超標的食品農產品進入我國。(食品夥伴網)
“日本缺蛋”,狹鱈製品成為雞蛋替代品!銷量劇增 隨着日本禽流感疫情的嚴重影響,日本海產品巨頭Nissui推出的一款鱈魚為基礎的雞蛋替代品在亞洲國家意外實現銷售增長。(凍品攻略微信號)
俄羅斯擴大對中國海產品出口的供應品類 來自SeafoodMedia 3月24日消息,俄羅斯不僅向中國出口原料魚,也是對其出口魚片、罐頭和其他加工類海產品,同時,俄羅斯也在擴大出口產品範圍,包括鯡魚、沙丁魚、小海魚、鮭魚、螃蟹和其它品種。(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越南水果進口規則將改變!邊貿將逐步減少直至取消 據越南媒體報道,近日越南政府出台了一項法令草案,預計將從2025年開始減少非官方的出口,以避免陸地邊境尤其是中越邊境出現擁堵的情況。(國際果蔬報道)
報告:2022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茶恭弘=叶 恭弘市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3月28日電 根據德國統計公司Statista的《消費者市場洞見》(Co
nsumer Market Insights)報告显示,2022年中國成為最大的茶恭弘=叶 恭弘市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巴肉類進出口企業共創“牛肉聯盟” 促行業可持續生產 繼中方同意恢復巴西牛肉對華出口后,巴西的牛肉生產商和中國進口商於3月28日共同成立了“牛肉聯盟”(Beef Alliance)。這是擴大巴西肉類產品“軟實力”的一次积極嘗試,也可以展示巴西肉企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南美僑報網)
三、食品科技
食品領域2023年度湖北省科技創新券服務機構入庫名單(第一批)公示 3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公示了2023年度湖北省科技創新券服務機構入庫名單(第一批),其中,食品領域有6家,公示期限為2023年3月28日至2023年4月3日。(食品夥伴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在黃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同時去除方面獲得突破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創製了可高效吸附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實現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B1、B2、G1、G2和玉米赤霉烯酮等5種黴菌毒素的同步、高效、安全、低成本去除。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
2023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109項 3月29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109項。(食品夥伴網 )
“湖南辣椒”、“湘江源”蔬菜團體標準評審會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召開 3月15-17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作為“湖南辣椒”及“湘江源”蔬菜團體標準制定項目的主持單位,組織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大學、長沙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長沙市標準化協會等單位的蔬菜、標準制定方面專家對“湖南辣椒”及“湘江源”蔬菜團體標準進行了評審。(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取得授權後轉載,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華宇平台網址_食品資訊一周熱聞(3.26—4.1)
℃ 条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华宇登录_华宇注册平台【华宇招商主管】-科学技术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