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沾化冬棗”地理標誌作為山東省上榜的6個地理標誌之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一批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重點聯繫指導名錄。 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重點聯繫指導名錄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確認,旨在以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為抓手,通過深入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列入名錄的地理標誌,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市場監管局將在運用促進、業務指導和政策等方面給予進一步扶持,對提升地理標誌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發展壯大地理標誌特色產業將會有較強促進作用。 “沾化冬棗”於2002年8月6日被原國家質檢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3年10月14日被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1年5月27日被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2018至2020年,沾化冬棗連續三年榮膺全國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百強榜。2020年7月,沾化冬棗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第二批保護清單。2020年12月25日,根據農業農村部第378號公告,“沾化冬棗”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21年沾化冬棗已全部完成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 近年來,沾化冬棗產業已由原來的單純“種棗、賣棗”,發展成為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物流、文化、旅遊等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一、二、三產相融互動的良好局面。目前,沾化冬棗種植面積從當初的僅56棵發展到50萬畝,十三五期間,沾化冬棗實現產值150億元以上。自2002年以來,建成沾化冬棗高端產品生產基地3000畝、出口備案基地2750畝,沾化冬棗已向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等12個國家出口1644噸,創匯10190.2萬元,成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重要的出口林果產品。沾化冬棗走向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影響力,推動冬棗“二次創業”,服務農村农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目前,棗農人均冬棗純收入達萬元左右,直接解決就業人員數量約25萬人。 下一步,市、區兩級將在國家、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积極開展沾化冬棗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真抓實幹、爭創標杆,努力打造地方優勢項目,率先形成地理標誌引領特色產業發展的工作樣板。
華宇開戶_“沾化冬棗”入選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重點聯繫指導名錄
℃ 条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华宇登录_华宇注册平台【华宇招商主管】-科学技术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